不花一分钱,能不能在上海生活一天?
今年夏日的一天,荷兰青年Finn尝试了一次在上海的“零元生存挑战”。
免费早餐,创意生存的第一步
上午10点,上海街头已是车水马龙。来自荷兰的00后小伙Finn走进一家“米村拌饭”餐厅。不出意外,他享受到了免费的米饭、海带汤和泡菜。
“这在我的国家是不可能的。”他笑着说,“中国人真的太好了。”
Finn选择“米村拌饭”作为挑战的第一站并非偶然。这家连锁餐厅以提供免费米饭和汤品而闻名,成了Finn“零元生存”计划的完美起点。
他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米饭边说:“在上海,我发现了很多这样的善意。”
Finn在享用免费早餐。图片来源:@Finn 个人账号(小红书)(下同)
已经在上海生活一年的Finn对这座城市并不陌生。他能够说一些基础中文,这为他与当地人的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享用完热气腾腾的早餐后,他便继续他的生存之旅。
陪伴换餐与以物易物,人与人的连接
利用自己对上海的熟悉与开朗的性格,在网络上寻找一位需要陪伴的人,换来一顿饭,这正好符合Finn的需求。一位来上海旅游的年轻人联系了Finn,两人约好中午见面。
在预定地点见面后,Finn不仅带领客人游览了上海的特色街区,一起拍了美美的照片,还一起享用了午餐和冰淇淋——草莓味和日本柚子味,让人回味无穷。这不像工作,更像是交朋友,聊天、品尝美食、拍照留念,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Finn的挑战已经成功了一半——他现在解决了午餐,准备前往下一站。
Finn和游客一起享用冰淇淋。
Finn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玩具,走向地铁站台。他尝试与路人“以物易物”,用玩具交换一张地铁票。
“一开始,有些人疑惑地看着我,但当我解释清楚后,一位热情的上海市民不仅帮我买了票,还耐心教我如何使用地铁自助购票机。”Finn回忆道,“中国人也太热情了吧!”
Finn尝试用玩具与路人换地铁票。
“我当时真的非常震惊。我在中国发现,大家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陌生人之间乐于互相帮忙。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中荷文化之间的差异。”Finn说。
外滩摄影与萨莉亚:艺术换晚餐
下午,Finn打算去外滩。这里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黄浦江景和对岸陆家嘴的天际线构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线。Finn准备了一个拍立得相机,计划为游客拍照,看看能否获得一些酬劳。知道不一定能行,但他想尝试一下。起初并不顺利——很多人摆手拒绝,可能是出于警惕或不感兴趣。
但转机很快出现,Finn说:“有些人甚至要求与我合影,而不仅仅是让我为他们拍照。”
这个下午,他不仅赚到了足够的晚餐钱,还收获了与陌生人的愉快交流。拍摄照片的过程变成了文化交流的契机。
Finn说:“我发现,中国人看重人情味儿和生活的温度。我以前在中国其他城市旅游,那些地方的人都很热情、友好。我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和他们交朋友。在中国旅游时,有的中国人会主动和我交谈,他们也会想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我认为,这很了不起。”
Finn用拍立得相机为游客拍照,换取酬劳。
傍晚时分,Finn带着赚来的钱,来到萨莉亚餐厅。“萨莉亚的西餐太好吃了。”他很享受这顿晚餐,“我一边吃一边看剧,感觉特别满足。”他还顺手办了一张某视频网站的会员卡,获得了流量卡等赠品。“这些优惠活动太棒了,我可以抽奖薅羊毛。”谈笑间,他已经用上了新学的网络热词。
当天挑战结束后,Finn反思了这一天的经历:“上海真的很好,适合生存,哪怕没有很多钱,只要你愿意用双手工作。”
Finn的经历展示了共享经济和新消费模式如何为年轻人提供新的生存可能性。当然,这种“零元生存”挑战并非长期可行的生活方式,但它确实提供了一种视角:在现代城市中,资源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往往是最珍贵的“货币”。
实习生 陆忆凡
新民晚报记者 马晓荔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明利配资-靠谱的配资平台-合法的配资公司-股票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