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铁,这是彻底要将日本“吃干抹净”。
据环球网消息,近来莫迪看上了日本下一代新干线“E10系”列车,希望将其应用在印度首条高铁项目——孟买·艾哈迈德巴德高铁中,不止如此,印方还强制要求,列车要在印度本土制造,摆明了想要偷学日方最新高铁技术。
要知道,该技术就连日方自己也尚未来得及投入使用,印方着实有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然而,面对“无底洞”的印方,日方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表示:“愿与印度共享该技术。
其实说起来,这只能怪日方咎由自取。
2014年,印度以我国的“八纵八横高铁网”为对标,推出了雄心勃勃的“钻石四边”高铁计划,一来为刺激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二来为重塑印度大国形象。
孟买作为印度的金融中心,自然被排在高铁计划的首位,很快一条从孟买到古吉拉特邦,全长505公里,总投资17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开始招标,并吸引包括中国、日本的关注。
不少人指出,以现有高铁成绩来看,明显中国更胜一筹,而且在成本控制上中国也有优势。据测算,中国建设高铁的成本比日本便宜1/3以上。
此外,再加上此前应印方邀请,我方曾派遣铁路部门前往新德里与印进行磋商,对印高铁项目可谓做足了功课,势在必得。广大网友也是提前开启庆祝模式:恭喜我国又喜提一大订单。
然而,还没等网友的高兴劲过去,“这块大蛋糕”突然被日方抢了去,国内一片哗然。对此日媒还直言不讳道:“日本在工业、高新科技起步领先中方近半个世纪。”言下之意是我们早就该退出,引发不小争议。
我国近年来在高铁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逐渐积累了比日本、欧洲等国更多的经验,从高原、山区再到沙漠、沿海,遇山开洞,遇水架桥,基建狂魔的名号不是吹嘘的。这一点从我国在竞标印尼高铁时大败日本,可以明显看出来。
而上述种种无不说明,印方拒绝将高铁项目交予我方,绝对不是日媒口中的技术问题。
果不其然,伴随印度铁道部下辖的铁路委员会负责人A.K.米塔尔说的一句话,暴露了核心缘由:“提供高铁技术的有多家,但同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只有一家,就是日本。”
原来日本为“中标”,大手一挥,提供了近800亿人民币的贷款,利率仅0.1%,贷款年限长达50年,基本等于不要利息,此外,日方还承诺为印度国有铁路约4000名员工提供培训。
面对高铁技术同样突出,出钱又出力的日方,印度简直欣喜异常,天平也就此斜向日方。而日方之所以下此“血本”,一来是想打个翻身仗,毕竟在印尼高铁竞标中,败给后起之秀的中国,让他们很不甘心。
二来则是看中了印度的市场规模和GDP体量,若日本能够成功建成印度首条高铁,等于先于其他国家拿到了入场卷,自然有利于开拓后续的高铁项目。
只是,让日方万万没想到的是,受征地、预算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工期一再被拖,甚至闹出“五年仅建了十公里”的笑话。其实,印度基建工程拖沓乃至烂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统计,2007年,全印有267个基建项目工期拖延,占全部890个在建项目的30%。
可工程面临烂尾也就罢了,印还想共享日方最新的高铁技术,现在已经不是持续投入难见回报这么简单了,而是最新一代高铁技术将可能面临外泄风险。
然而从现实来看,日方若此时退出,不仅前期巨额投入会打水漂,好不容易在南亚市场打开的缺口也可能彻底关闭,后续开拓其他市场时也会因“半途而废”的形象受阻。
所以即便明知是泥潭,日方恐怕也得硬着头皮继续与印方合作,真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不过也多亏了日方,否则掉坑里的就是我们了。
明利配资-靠谱的配资平台-合法的配资公司-股票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