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夫
大家好,我是十三姐夫,最近让我出来说几句的呼声很高。
尤其是高考完,儿子去考清华强基,恰逢儿子他妈上央视《心理访谈》,山路十八弯,明明是他俩的高光时刻,大家却把目光投向了我——
“老婆上央视,儿子上清华,姐夫还要在家上厕所吗?”
一家人整整齐齐,《各上各的》。
当时我正在家里准备给猫铲屎,看到这一条吓得我有点便秘了。
其实中年男人有时候真是有苦难言啊!
做错事的时候,要被数落;啥都不做的时候,也能被关注;做对事的时候......对不起,没有做对的时候。
然而我并不是一般的中年男人,我是一个总被躺赢的千年男二。
为什么说我躺赢呢?平时我是不敢说的,因为一说到这个,孩子他妈就来气,今天是公共场所,说就说吧,毕竟这是法治社会。
她公布儿子高考成绩,大家说:“姐夫基因好”。
她说儿子入围清华强基,大家说:“姐夫能辅导”。
她说儿子两条腿上岸,大家说:“姐夫定非凡夫俗子”。
怎么,不提我你们不会说话啊?这样会让我很难做的。
夸孩子的时候,切忌对孩子爸爸的谬赞比对妈妈的夸奖还多,你们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虽然我个人认为你们说得对)。
但兄弟们,想一想,这事儿能摆平吗?“哦,平时辛苦受累的是孩子,劳神费心的是他妈,最后出成绩了,被夸的是他爹!”
唉,还是男人好当,尤其是当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
众所周知,我的优势是理科,我自诩为儿子数理化根基牢固的起点,我给儿子提供了理科发展的基石。但孩子他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说科学研究表明儿子的智商随妈,所以孩子学习这一块主要是妈妈打好了底层基础。
我问她:“你自己哪门课学得最好?”
她说:“语文。”
我说:“看看你儿子语文那点分。”
儿子语文成绩本来没那么气人,但我这么一说,她竟无言以对,突然就觉得更气人了。
大家想象一下:
为子计之深远的中年老父亲,从小含辛茹苦地给儿子开辟理工赛道与科研热情,激发孩子理科志趣,有我这个理工科工作母机,儿子才能顺利完成了双规路线,没有我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所以,这一切都归功于那个在背后甘当绿叶的我。
至于孩子他妈——管管后勤而已。
不对,她管的是后勤吗?说实话后勤也是孩子他爹我管的。
这么看来,我是100%功臣了?
这也有点不客观,毕竟我们今天不是来赌气的,我们来理顺一下,孩子他妈在这个家之所以还能排前三,而我只能排第四,证明她一定是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和较高的含金量。
我想了一想,她呢,确实没管孩子学习,以前这么说大家可能不信,现在反而信了,因为孩子成绩一出,不用怎么解释大家都能自觉归纳——真正的学霸是家长管不了的,毕竟我们自己题都看不懂,想插手学习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这个能耐的。
我倒是偶尔跟娃battle一下数学,最后有两种可能,1. 做不出来,不了了之。2. 做出来了,答案不一样,两人吵起来。
所以我们俩在孩子学习上基本不过问,不插手,不干涉。
我想来想去,孩子他妈最大的用武之地在于演好一个「精神图腾」。
一个人如果妈味不重,就有可能爹味重,总喜欢有事没事讲点道理。
孩子他妈是一个擅长讲道理的人,不像我,只会胡搅蛮缠。
比如她对待孩子的成绩,也是讲道理。她说:“你这次考这个鬼样子,一定心情也不好,而且一定有一些因素在里面,有可能是上课在睡觉,有可能是作业不认真,也有可能只是没发挥好,原因是我猜的,只有你自己知道具体原因,你应该找到这个原因,考得不好才是好事,我要的不是好成绩,是你突破问题的能力,你就自己沉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吧。”
如果换成我讲,中间一大堆废话是没有的,只有开头和结尾:“你考这个鬼样子,好好反思一下。”
但别看她废话多,这正是成为精神图腾的必要环节。
她给我列出了三大对付青春期小孩的步骤:第一,共情感受;第二,理性分析;第三,提出要求。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们看这几天填报志愿,有的孩子跟爹妈打起来了,志愿表撕个粉碎。
这还能当精神图腾吗?这只能当精神病患者。
我在家经常接受孩子妈的洗脑教育:父母管得太多,反而孩子不会很尊重你。
所以这些年来我做了什么呢,我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勾兑、铺垫、衬托、当反面教材,然后等待孩子他妈拿出一份详实的可行的正确的操作方案,同时还能提供plan B。
两条腿走路的实战效果,就是这么来的。
最近小本子上记录的「孩子他妈语录」如下:
没有强迫,没有鸡血,没有不情不愿,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辛苦是辛苦的,但是只要互相能共情,能尊重,能理性,就没什么矛盾。 关于“提出要求”这一点:提要求不是强迫,更不是逼孩子,这是一个基本素质的重视。我们不能对孩子没有要求,只是这个要求不是只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在能力和习惯上。你要能坚持,要有毅力,要克服困境,要有目标,要有信念,这些都不是天生就能有的,全靠后天训练。 没有要求的人容易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并且善于给自己找借口。
看来成为精神图腾,做到三点基本就成了,也就获得了家庭地位,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家庭地位。
现在儿子有什么事都会跟他妈商量,而不是找我。
如果他跟我对话,一般是我又问出什么幺蛾子低情商的问题,让人嫌弃,儿子不得不怼我几句。
再看看我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当然也是不能否定的。
第一大贡献是不添乱,不唱反调,对孩子的规划和进展没怎么拖过后退,虽然也没做过不可或缺的贡献。
每次孩子他妈要带娃出去考试、实习、科研、做活动,我一开始都是不干预的,到快出发的时候我还是放心不下,我会语重心长地说:“不行,你们娘儿俩去我还是不太放心,我陪你们去吧。”
最后账单多出几大个。
我的作用是拎包,找路,做苦力,当然,也确实会提供一些安全感,但不多。
我的第二大贡献是切水果。嗯,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切水果,每天沉迷于准备各种水果,切好,摆盘,端到他们面前,仪式感满满,从他们的眼神里我可以看出:“这个家没我得散”。
可能是吧,缺乏维生素的话家就得散。
第三大贡献是。没了。硬憋只憋出两个贡献。
但是我也想过,如果换另外一个人来我这个角色,可能孩子就不是现在这个孩子,所以也没法假设。更有可能的是,换另外一个,可能上厕所的时间更久。
还不如我。
搞不好也想当精神图腾,两口子非要争一个家庭地位,最后两败俱伤,娃还成了炮灰。
所以怎么说呢,可能上天就是配料表研磨好了的,一个精神图腾搭配一个精神累赘,才能带出一个精神小伙,缺一不可。
如今看着他们娘儿俩在各自的征程上再上一层楼,我这个优秀的老父亲再一次选择翘起二郎腿,深藏功与名。下一个五年计划已成竹在胸:提升格局多自律,争取不去民政局。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明利配资-靠谱的配资平台-合法的配资公司-股票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